
3.12植树节
树是地球的肺,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花草树木、飞禽走兽赖以生存的港湾,是温室气体的克星。但人类的过度砍伐和工业化生产发展,却使地球之肺不堪重负。
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也向我们再一次证明人类的渺小,这场与买卖、食用野生动物有关的严重疫情警示人们,有必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,告诫大家要敬畏自然,保护生态。
在大家关注冠状病毒的同时,另一场灾难,也正在酝酿之中。
2月9日,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测得气温达20.75℃!在我们的教科书中,南极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℃,是个“极寒之地”,但如今,南极也开始“发烧”了。
这意味着,本世纪内全球海平面会上升6至58厘米,海啸、飓风将成为沿海地区的“常客”。而冰川融化,将会释放出被冻结的许多病毒!
※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,在青藏高原提取的冰核样本中发现了33种不同病毒的遗传信息,再一次证实了古老病毒的存在证据。其中,有28种是从未记录过的新病毒。
一旦环境和温度条件许可,这些“被解冻”的病毒就会再度活跃、繁殖、传播甚至发生变异。这,绝非危言耸听!
全球变暖、冰川融化、澳洲大火、非洲蝗灾、新冠病毒,这一场场灾难的发生,是大自然对我们的警示!我们不希望史册中记载着:20XX年,全球大灾,无一幸免。
保护环境,刻不容缓!诚然,环保需要全世界的配合,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,因为环保不需要特殊技能,只是人人都可做到的小举措而已。
捐赠一颗树苗、空调调高2℃、
使用环保袋、素食护生、
拒吃野生动物、做好垃圾分类、
随手关闭电源、节约每一张纸……
一颗颗小树苗,将孕育出一片广袤的森林,这对生态的修复有极其重大的意义。
灾难未至,为时不晚。这个植树节,我们一同融入地球的脉动,以公益诠释大爱,以慈悲根植菩提,珍惜生命,尊重自然,与万类生灵,共呼吸。
01植树节的由来
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,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。
中国的植树节由林学家韩安、凌道扬等倡议设立,最初确定在4月5日清明节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。
02植树节的意义
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,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、防止水土流失、保护农田、调节气候、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,是一项利于当代、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。
植树的好处
① 树木能调节气候,保持生态平衡。树木通过光合作用,吸进二氧化碳,吐出氧气,使空气清洁,新鲜,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够65人呼吸。
② 树能防风固沙,涵养水土,还能吸收各种粉尘,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—60吨。
③ 树林能减少噪音污染,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—15分贝。
④ 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,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3、4万个细菌,而森林里只有3、4百个。
地球是一个村落,一人遭难,终将无人幸免。希望大家都能做绿色文明人,觉醒环保意识,呼吁身边的人爱护地球、节约资源。保护地球,人人有责!还地球一片绿荫,还自己一片美丽家园!